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及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明确《潢川县 2025 年优质水稻 - 紫云英(弱筋小麦)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核心内容,方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田大户等相关群体理解政策、享受政策红利,现将《方案》解读如下:
一、政策出台背景及目标
(一)出台背景
立足潢川县农业发展实际,以提升农业种植效益、保护耕地质量、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为导向,结合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要求,推广 “优质水稻 — 紫云英(弱筋小麦)” 轮作模式,助力农业提质增效和乡村振兴。
(二)核心目标
2025 年度投入财政衔接资金 315 万元,建设优质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约 2 万亩、紫云英培肥地力及种子生产繁育示范基地与弱筋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合计约 2 万亩,通过奖补激励和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增收,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二、政策惠及对象
潢川县区域范围内,2025 年实施 “优质水稻 — 紫云英(弱筋小麦)” 轮作种植模式,且符合联农带农要求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田大户。其中,2023 年 1 月以来新建成的高标准良田范围内的种植主体优先享受政策。
联农带农具体要求
带动本县 20 户以上农户,2025 年每户纯收入增加 5000 元及以上;
带动本县至少 1 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2025 年集体经济纯收入增加 10 万元以上。
三、政策核心支持内容
(一)种植品种及标准
1.优质水稻:包括优质糯稻、优质籼稻(不限定具体品种),销售价格需高于同期潢川县普通杂交籼稻谷市场收购价或国家最低保护价 0.1 元 / 斤以上;
2.紫云英:播种量 1.5-2kg / 亩,播期不晚于 10 月 1 日,需 “三沟” 配套,注重高产栽培技术应用;
3.弱筋小麦:不限定具体品种,机械条播,适期播种量约 15kg / 亩,按标准化生产技术管理。
(二)申报种植规模要求
种植主体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方可申报奖补:
优质水稻规模化、标准化种植面积达 500 亩及以上(可含多个符合要求的品种);
秋季稻茬田种植紫云英或弱筋小麦 500 亩及以上(需与优质水稻实现轮作)。
(三)奖补标准
1.优质水稻:105 元 / 亩;
2.紫云英(还田 / 繁种)、弱筋小麦:均为 52.5 元 / 亩;
3.奖补面积以优质水稻与紫云英(弱筋小麦)轮作的共同种植区域为准,验收合格后一次性兑现奖补资金。
四、政策申请及兑现流程
(一)申报计划
种植主体向生产经营地所在行政村提交《种植计划申报表》,行政村汇总后上报乡镇(街道),由乡镇(街道)统一报潢川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纳入奖补计划。跨行政村种植的可分村申报,按全县域总种植面积核算。
(二)项目验收
1.种植主体完成种植后,向行政村申请验收,提交购种(秧)发票、种子包装袋、土地流转合同、联农带农协议、稻谷销售证明等材料;
2.行政村实地核查并公示后报乡镇(街道),乡镇(街道)成立验收小组实地验收并公示;
3.优质水稻验收时间为 2025 年 9 月,紫云英(弱筋小麦)验收时间为 2025 年 11-12 月。
(三)审核公示与资金发放
1.潢川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会同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按不低于 30% 的比例随机抽查,抽查结果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公示;
2.公示无异议后,财政部门将奖补资金下拨至乡镇(街道),由乡镇(街道)发放至申报主体。
五、政策实施期限
本政策仅适用于2025 年度,相关种植、申报、验收、资金发放等工作均在 2025 年度内完成。
六、保障措施
1.建立四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提升种植水平;
2.以示范基地为抓手,推行 “三统一分” 模式,推动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3.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督促检查政策落实,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解读单位:潢川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联系电话:0376-3931251
原文:潢政〔2025〕13号 潢川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潢川县2025年优质水稻-紫云英(弱筋小麦)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