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文件 > 潢政

索  引  号信息分类
发布机构成文日期
文        号潢政 有  效  性
发布日期2015-05-21废止时间
关  键  词
名        称潢政〔2010〕63号  潢川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潢川县2011年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意见的通知
潢政〔2010〕63号  潢川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潢川县2011年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5-05-21 07:28 信息来源: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潢政〔201063

 

潢川县人民政

关于印发潢川县2011年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意见的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县茶产业办公室《潢川县2011年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意见》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完成本年度茶叶生产基地建设任务。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三日   

 

潢川县2011年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意见

(县茶产业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三日

 

按照《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抓好2010年秋冬种生产的意见》(信政〔201033 号)和《信阳市2011年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意见》(信办〔201033 号)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潢川县2011年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特色产业示范区建设,以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机械化和绿色无公害生产为目标,促进全县茶叶生产多元化、区域化、品牌化,茶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茶叶产品花色品种日益丰富,产业效益大幅提升;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基地,把我县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国知名的名优和有机茶、绿色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基地,为打造信阳中国茶都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二、目标任务

2011 年度,全县新建和改造茶园面积3.4万亩,建设无性系茶树良种苗圃园100亩。其中:新增茶园面积3万亩,改造茶园0.4万亩。新建茶园中,无性系良种茶园1万亩、优质籽播茶园2万亩(具体任务见附表)。

三、时间安排

新发展茶园要在11月底以前全面完成抽槽整地工作,12月底以前完成茶籽播种工作;茶苗移栽可在明年立春后开始,明年3月底前要全面完成;衰老茶园改造要在春茶结束后立即进行,以5月上旬为最佳,最迟5月下旬要全面完更新改造任务。

四、工作要求

(一)坚持生态优先,选好建园场址。要按照有机茶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确定建园地址。茶叶生产基地应选择在空气清新、土质肥沃、水质纯净、周围林木繁茂、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山区、丘陵或缓坡田地里,应选择红壤、黄壤、黄棕壤、紫色土、棕色森林土、冲积土并具备偏酸、土层深厚、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条件发展新茶园。

(二)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布局发展。根据园址地貌状况,分别做好平面布局和垂直布局,做到山坡成梯,园地平整,山、水、园、林、路、渠配套完善。要统筹种植业、加工业和生态观光旅游业一体化发展,提升茶产业发展的关联度,形成种植、加工、营销及相关产业链条,加快特色产业示范区和优势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步伐。

(三)坚持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高标准整地、高质量建园。要以建设万亩茶乡、千亩茶村为目标,加大土地流转力度,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集约化建设,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整地,高质量建园。建设示范茶园,在沪陕高速公路沿线两侧、茶叶生产重点乡镇创办县级新茶园示范点810个,其它乡镇也要根据乡镇特点,创办各自示范点,通过示范带动,加快全县茶叶基地建设,提高新茶园建管水平。

(四)坚持茶树良种化,栽培管理标准化。要进一步加大适应我县气候特点、适宜制作信阳毛尖和信阳红茶的优良无性系良种茶苗的繁育和引进力度,努力扩大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同一地区大面积引进时,要适当考虑茶树发芽早、中、晚品种搭配。茶树栽培要科学合理、标准规范,要大力推广模板种植、地膜栽培和定型修剪等实用技术,提高栽种标准和成活质量,为今后机械耕作和机械化修剪、采摘打下良好基础。低产衰老茶园的改造要将修剪、施肥和加强茶园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修剪程度要做到因树制宜,以快速更新复壮为目的,尽快提高产量,提升效益。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县茶办印发的茶园管理技术规程要求,进一步加大对新老茶园管理的监督和服务力度,确保建设一亩、成功一亩。对组织不力、措施不细,造成茶园弃园毁园的,实行问责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五)创新发展机制,破解发展瓶颈。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制定更为优惠的茶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以推动全县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优惠扶持政策另行制定)。各乡镇也要结合各自实际,制订本乡镇茶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继续发扬“十一五”期间茶叶生产基地建设的好经验、好模式、好机制、好方法,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激活民间资本参与,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实施科技兴茶战略,努力破解新一年度茶叶生产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土地、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发展瓶颈问题,使新茶园建设的路子越来越宽。

(六)切实加强领导,认真抓好落实。茶叶生产基地建设任务已纳入县目标考核体系,县委、政府“两办”督查室、县茶产业办公室要加大对新茶园建设工作的督导力度,巡回检查,跟踪问效。各乡镇要建立相应的茶产业管理机构,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及时解决茶叶生产基地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基地建设任务尽快落实。要层层分解任务,将任务落实到具体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落实到山头地块,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年终,根据全县目标完成情况,对任务完成情况好、成绩突出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差的乡镇给予通报批评。

附: 2011年各乡镇茶叶生产基地建设目标一览表

 

 

 

 

 

 

2011年各乡镇茶叶生产基地建设目标一览表

 

单位:亩

序号

乡 镇

 

 

无性系

 

更新改造老茶 

 

1

踅孜

1500

1000

800

3300

2

来龙

1600

1000

200

2800

3

谈店

1600

1000

100

2700

4

白店

1400

800

100

2300

5

江集

1400

800

400

2600

6

仁和

1200

1000

800

3000

7

魏岗

1400

600

100

2100

8

上油岗

1400

600

100

2100

9

双柳

1100

200

100

1400

10

黄岗

1100

200

100

1400

11

卜集

900

500

200

1600

12

桃林

900

200

100

1200

13

张集

900

300

100

1300

14

付店

900

200

100

1200

15

传流店

900

1200

500

2600

16

隆古

900

200

100

1200

17

伞陂

900

200

100

1200

 

20000

10000

4000

340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