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文件 > 潢政

索  引  号信息分类
发布机构成文日期
文        号潢政 有  效  性
发布日期2015-05-21废止时间
关  键  词
名        称潢政〔2013〕3号    潢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潢川县人武部关于推进人民防空人口疏散地域建设的通知
潢政〔2013〕3号    潢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潢川县人武部关于推进人民防空人口疏散地域建设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5-05-21 07:26 信息来源: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潢政〔20133

 

潢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潢川县人武部

关于推进人民防空人口疏散地域建设的通知

 

县直有关单位:

为加快人民防空人口疏散地域建设,进一步完善人口疏散体系,提高城市防空防灾应急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空法》、《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民防空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8]4号)、《信阳市人民防空应急准备实施计划》(信政[2007]21号),现就推进我县人民防空人口疏散地域建设作如下通知:

一、建设原则

疏散地域建设的原则是:突出重点,城乡共建;就近就便,节约资源;按级配套,制度健全;政府牵头,社会参与;整体规划,平战结合。

二、建设任务

(一)近期任务(2012年至2013年)。按照《潢川县人民防空袭方案》总体要求,结合全县实际,完成疏散地域建设总体规划,开展疏散地域建设试点,并完成试点项目建设。

(二)远期任务(2013年至2020年)。按照疏散地域建设总体规划要求,逐步完善疏散地域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基本达到战时防空和平时重大灾害人口应急疏散的需要。

三、建设重点

(一)疏散地域建设

1、疏散地域的定义。疏散地域是安置疏散人员、物资和设备设施的基本场所,是疏散体系建设的重点。

2、疏散地域的选址。疏散地域要符合防空袭和抗御灾害的要求,以减少战时和平时灾害损失为基本目标。疏散地域选址的基本要求:(1)便于掩蔽、伪装。要具有能够容纳疏散人员和设备的地幅,要建设一定数量的掩蔽人员的地下防空设施;要选择较好的地形、地貌和植被条件;(2)便于机动。要有较好的交通道路条件,保证“进得去,出得来,进得快,散得开”;(3)便于防护。要尽量避开容易产生空袭次生危害地区,避开主要空袭方向、交通枢纽和军事设施,避开重要经济目标,一般选择在离城市1050公里的区域内;(4)便于生产和生活。要有一定的生活保障设施,如粮食、水、电、医疗卫生的保障等。疏散地域原则上在本行政区域内选定,宜近不宜远,宜便不宜偏,以城市近郊为主。

3、疏散地域建设的内容。(1)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道路交通、电力、通信设施、安置用房以及必要的防护工程等;(2)公共设施。主要包括水、电、暖、气、医疗卫生及文化设施等;(3)物资储备、供应。主要包括物资储备的库房和生产、生活物资的供应储备等。

4、疏散地域建设的标准。按照能生活、能工作、能防护的要求进行建设。(1)有完善的工作、生活保障条件。电力、供水等工作、生活保障设施齐全,物资储备能够保证疏散人员的正常生产和生活12月的时间;(2)有健全的指挥管理体系。有详细的安置方案和保障计划,有必要的通信和广播电视设施;(3)有医疗场所。确保疏散人员医疗需求;(4)有必要的文化场所和设施。方便疏散人员学习和开展文化教育。

(二)疏散指挥机构建设

1.县级疏散指挥机构。为顺利组织人口疏散,有效地履行职能,县级政府部门和同级军事机关就结合战时人民防空指挥部设置,建立疏散指挥工作机构,对人口疏散实施筹划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活动,统一指挥本行政区域的疏散工作。

2.基层疏散指挥机构。街道、重要经济目标所在单位要建立疏散指挥工作机构,负责疏散组织指挥工作;有疏散接收任务的乡(镇)要建立接收安置指挥工作机构,负责疏散人员接收安置的组织指挥工作,指挥长由主管应急工作的领导或武装部长兼任;社区(村)要成立应急疏散工作站,站长由居(村)委会主任兼任。

(三)疏散预案建设

1.疏散预案。疏散预案包括人口应急疏散预案和人口应急疏散接收安置预案。人口应急疏散预案的主要内容是:疏散的原则和方法;疏散人员的编组、造册、登记;疏散的时机、路线、方法和措施;疏散场所的确定和划分;疏散指挥机构的编成与编组;疏散行动的保障,包括交通运输、治安保卫、通信指挥、医疗卫生、物资供应、宣传教育等方面的保障计划。人口应急疏散接收安置预案的主要内容是:人口接收安置指挥机构的编成,人口接收安置的各种保障计划等。人口应急疏散预案与人口应急疏散接收安置预案应实现有效对接。疏散预案中涉及的各类人员应信息齐全,明确到位。

2.疏散演练。每年应结合防空防灾警报试鸣,组织不同规模、不同形式、不同人员参加的应急疏散演练,熟悉疏散方案、指挥程序和指挥方法,熟练使用指挥手段和装备器材。疏散演练的重点对象是重要目标附近、高危区和市区人口高度密集区的居民。要加强对基层人防工作人员、专业队伍和志愿者的培训,提高组织疏散的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分工负责。为加强对我县疏散地域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决定成立潢川县疏散地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县政府和人武部要加强对疏散地域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军地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疏散地域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共同做好疏散地域建设工作。

(二)城乡共建,注重结合。要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充分利用城乡优势,多建设一些能够使城市和农村共同受益的项目,以调动城、乡两方面的积极性。县、乡(镇)政府各部门在组织开展共建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按照“资源整合快、建设投资小、配套困难少、发展空间大、急用先行”的原则,把疏散地域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卫生、教育改革和公共事业等基础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整合资源,确保配套到位。

(三)整体规划,系统建设。政府要将人口疏散体系建设纳入其总体发展规划,认真组织实施。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的规定,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人口疏散地域、疏运能力、配套工程进行整体规划,系统建设。在具体建设项目中,要区分长远项目,重点项目和应急准备项目,分别搞好规划建设。

(四)集中培训,完善预案。人防部门要统一组织各乡(镇、街道)、相关单位和接收单位人员参加人口疏散业务培训,进一步明确各级组织在疏散地域建设中的任务,规范人口疏散各类规划和预案,以促进疏散地域建设的有效落实。

(五)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营造有利于疏散地域建设的良好氛围。要突出抓好对相关职能部门的宣传,形成齐抓共管和密切配合的良好工作局面,保证部门职责的有效履行。要突出抓好对口接收安置点群众的宣传教育,增强其支持建设与接收安置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组织志愿者参与应急疏散工作,对其进行必要培训并配备必要的疏散装备器材。

 

 

潢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124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