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文件 > 潢政办

索  引  号信息分类
发布机构成文日期
文        号潢政办 有  效  性
发布日期2015-05-21废止时间
关  键  词
名        称潢政办〔2008〕52号 潢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潢川县2008—2009年度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意见的通知
潢政办〔2008〕52号 潢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潢川县2008—2009年度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5-05-21 07:30 信息来源: 字体:【大 中 小】 分享到:

 

 

 

 

 

潢政办〔200852

 

 

潢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潢川县20082009年度茶叶生产

 

基地建设意见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潢川县20082009年度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意见》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OO八年七月一日

 

潢川县20082009年度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意见

 

按照市政府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工作安排部署,根据《潢川县“十一五”茶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潢政文[2006]56号)的要求,结合实际,就我县20082009年度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效益为中心的原则,以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机械化和绿色无公害生产为标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基地,促进农民增收、农民增效、农村繁荣。

二、茶园建设目标

20082009年度,全县拟在17个乡镇新发展茶园面积1.8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0.6万亩,有性系籽播茶园1.2万亩。强力推进茶树良种繁育,在白店、仁和、江家集、传流店、上油岗、踅孜、隆古、付店、谈店及县凌集茶场、蚕种场建设母本园450亩,苗圃园180亩(具体任务见附表)。

三、茶园建设要求

(一)突出生态优先。要按照有机茶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要求,选择在空气清新、土质肥沃、水质纯净、周围林木繁茂、具有生物多样性的丘陵、缓坡田地建设茶园。特别是土壤方面,应选择红壤、黄壤、黄棕壤、紫色土、棕色森林土、冲积土为主,特别是具备偏酸、土层深存、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发展新茶园。

(二)坚持科学设计、彰显特色。根据园址地貌状况,分别做好平面布局和垂直布局,做到山坡成梯,园地平整,山、水、园、林、路、配套完善。要积极建设一批观光旅游茶园,形成茶文化旅游基地。

(三)坚持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茶园。要以建设万亩茶乡、千亩茶村为目标,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集约化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整地,高质量建园。

(四)坚持茶树良种化、栽培管理标准化。要引进适应潢川气候特点、耐寒、多白毫、适宜制作信阳毛尖的中小叶型优良品种。同一地区大面积引进品种时,要考虑发芽早、中、晚相搭配。加大茶树良种繁育力度,在全县尤其是沿淮乡镇大力推广无性系良种,逐步实现无性系良种茶苗自给自足。茶树栽培要科学、标准、规范,为实施机械耕作、机械化采摘打下良好基础。

四、主要措施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多渠道加大投入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继续按照潢政办[2006]64号、县长办公会议纪要[2007]32号文件规定,对集中连片新发展的良种茶园实施补贴。有条件的乡镇也要因地制宜制定优惠政策,支持本乡镇茶产业发展。要重点加大对茶树良种繁育的投入力度,推进母本园、苗圃园建设。

2、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农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贷款额度支持农户和茶叶生产龙头企业发展茶叶生产基地。

3、争取农开、扶贫资金投入。县农开(扶贫)办在审核上报扶贫资金项目时,要向茶产业项目倾斜,重点支持茶叶基地建设项目;要把茶产业发展纳入农业综合开发范畴,重点给予支持。

4、增加农业结构调整资金投入。农业结构调整资金要重点向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倾斜,打造产业集群,把信阳毛尖培育成具有竞争优势和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5、增加以工代赈资金投入。要用足用好以工代赈资金,通过修建道路、改造水电、改善环境等,不断完善茶叶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6、争取土地、林业、水利资金投入。适宜种茶的整理土地要规划种茶,切块部分土地整理配套资金支持茶叶基地建设。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林业生态建设及小流域治理专项资金要优先用于发展茶叶生产基地建设。

(二)大力招商引资和激活民资,多形式建设茶园

1、广泛招商引资。引进省内外投资商、大财团以资金、技术入股或控股等形式,参与我县茶叶生产基地建设、茶树良种繁育和茶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和综合开发领域,不断引进新的开发模式和新的管理理念,提高我县茶产业的发展水平。

2、激活民间资本。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调动方方面面发展茶叶生产的积极性。一方面,以优惠政策吸引种茶大户和农民自筹资金主动发展新茶园,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归投资建设茶基地,通过返租倒包、土地置换、合作社经营、股份合作等形式,促进民间资本积极参与茶叶生产基地建设。

(三)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

扶优、扶强龙头企业,加快茶产业发展步伐。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优势,以龙头带基地、以基地促龙头,扩大基地规模,推动我县茶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四)加大科技投入,实施科技兴茶

要整合科技资源,稳定基层科技队伍,组建科技服务队,发挥茶叶专业技术人员作用。农科所、科技局及农业部门要抓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严格按有机茶栽培标准,规范和指导基地建设工作。通过组织茶农到扶贫学校、农业院校培训学习等形式,培养一批农民技术员,达到每百亩茶园有一名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民技术员,每千亩茶园有一名茶叶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试验、示范,传播茶叶技术知识,带动全县茶产业的发展。

(五)建立示范园区,推行标准化种茶

坚持典型引导,示范带动,建立高标准、高质量连片500亩以上的县级示范园5-8个,每个乡镇建立连片200亩以上示范园1-2处,引导带动全县茶叶基地建设,不断提高茶树栽培管理的科技水平,为茶树管理采摘机械化建立样板园。

(六)加强组织领导,实行目标管理

茶叶生产基地建设任务已纳入县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各乡镇要建立相应的茶产业管理机构,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及时解决茶叶生产基地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落实基地建设任务。要结合实际,把茶叶生产基地建设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落实到山头地块,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制定考核验收办法,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附件120082009年度各乡镇茶叶基地建设任务分解表

附件220082009年度潢川茶树良种繁育任务分解表

 

附件1

 

20082009年度各乡镇茶叶基地建设任务分解表

单位:亩

序号

乡镇

有性系茶园面积

无性系茶园面积

总发展面积

1

踅孜

1100

600

1700

2

来龙

1100

600

1700

3

仁和

950

500

1450

4

白店

950

500

1450

5

江集

950

500

1450

6

魏岗

1100

600

1700

7

上油岗

1100

600

1700

8

谈店

1100

600

1700

9

卜集

350

100

450

10

双柳

400

200

600

11

黄岗

500

250

750

12

桃林

400

150

550

13

张集

400

150

550

14

付店

400

150

550

15

传流店

400

150

550

16

隆古

400

200

600

17

伞陂

400

150

550

合计

 

12000

6000

18000

附件2

 

潢川县20082009年度潢川茶树良种繁育任务分解表

单位:亩万株

     

母本园

苗圃园

育苗数量

备注

白店

50

20

200

 

仁和

50

20

200

 

江家集

50

10

100

 

传流店

50

20

200

 

上油岗

50

15

150

 

谈店

50

20

200

 

踅孜

50

20

200

 

隆古

50

10

100

 

付店

50

10

100

 

凌集茶场

 

15

150

 

蚕种场

 

20

200

 

合计

450

180

18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