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蒲公英微公益平台为受助生颁发助学金。晏乾坤摄
▲爱心传递。图为全国第五届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胡阳海、黄春刚与身残志坚、自愿捐赠器官的重症肌无力患者刘俊合影。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黄久生和老人在南湾。蔡丽摄
4 道德讲堂扎根子
“为了照顾好大小便失禁的公公,她忍着让人不断反胃的恶臭,每次都用温水将公公的浑身上下清洗干净,这样一干就是十几年……”在潢川县黄寺岗镇举行的道德讲堂上,委托人郭盈盈深情讲述该镇道德模范管珊的孝行善举,让不少现场观众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一个个有名有姓的身边好人、一件件可亲可敬的凡人善举,一场场打动人心的好人宣讲,一次次涤荡灵魂的活动……在潢川,无论是机关还是企业,无论是学校还是社区,无论是村镇还是街道,“道德讲堂”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
道德讲堂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真正起到了“传播正能量,提振精气神”的功效。目前,该县已经举办道德讲堂700多场次,16万人次走进“道德讲堂”感悟了道德的力量,接受了心灵的洗礼,涌现出了47年坚守山村、服务村民的“赤脚医生”曾传兴、53年坚守基层的抗美援朝回乡老战士李尚金等一大批身边榜样,达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树立一个人带动一群人”的目的。
5 关爱模范结对子
道德模范扬眉吐气,社会才会有新风正气。
多年来,潢川县一直把尊崇好人、关爱模范作为深化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他们不断完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帮扶制度,拓宽帮扶渠道,创新帮扶载体,采取切实措施,成立了由裕丰粮业、圣光集团等企业组成的潢川县“关爱道德模范志愿者服务队”,倡导爱心企业和公民加入志愿服务队,对需要帮扶的好人进行跟踪帮扶,及时提供爱心救助。
文明单位要结对子帮扶,并把帮扶工作纳入文明考核内容。建立爱心联动机制,见义勇为基金会、残联、民政救助、工会等要利用救助资金、民间爱心基金及社会社团专项资金,做好定向、对口帮扶工作。县里对生活贫困的道德模范和英雄人物给予生活保障。每当遇到重大活动,县里都会邀请道德模范代表作为嘉宾出席,每到重大节日,县里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都会带着慰问礼品,送去党委、政府的温暖,在全社会树立了“有德者有得、好人有好报”的鲜明价值导向。
捐献亡子器官救活3个人的张树国回到家乡后,潢川县委、县政府领导亲自带着慰问金前往其家中探望,志愿者也自发前往,为他们一家人置办了丰富的年货并陪他们一家过年。马年春节后,“中国好人榜”候选人、河南好人刘德兵还将张树国安排到自己公司上班,县委、县政府也组织实施多项措施,切实安排好了张树国孙子上学及家人就业和生活问题。
2014年9月3日晚,胡阳海和黄春刚在青岛市舍命擒凶、身负重伤的消息传到家乡后,潢川社会各界也纷纷前往青岛和英雄家中探望英雄及其家属,累计为两位英雄送去现金近20万元。该县卫生部门定期为两位英雄做免费检查,教育部门对黄春刚的两个孩子义务阶段的学杂费进行了减免,爱心人士张新生和骆泽国向这两个孩子提供一对一帮助,直至他们高中毕业。
最美孝心少女王丽当选“河南省美德少年”后,潢川县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走进这个“一家八口七伤残”特困家庭,以不同形式给予帮助。潢川县蒲公英微公益平台把她列入帮扶对象,为她提供小学至高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该平台的罗正才也把小王丽接到自己家中,照料她的日常生活与学习,让她健康快乐成长。
一系列有效帮扶措施,在全社会形成了好人好报的正向激励效应,使广大群众敢当好人、愿当好人、争当好人。
6 民间设奖育苗子
好人们不仅自己做好事,还通过联合设立草根奖的方式,激发普通民众参与道德建设的热情。“叶榄绿色与和平奖”“张雷见义勇为奖”“刘德兵诚达金笤帚奖”“潢川蒲公英微公益爱心大使奖”……潢川县民间自费设奖项目不断涌现,100多名优秀民众受表彰。
“百姓设奖,奖励百姓”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热情,激发了蕴藏在群众中的创造力。面对这一新鲜事物,潢川县专门成立民间设奖管理指导小组,对“草根奖”进行引导、规范和扶持。民间奖获得者大多来自基层,都是发生在人们身边的人和事,广大百姓纷纷效仿学习,自觉投身到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中,让先进典型实现了由个体到群体,由盆景到风景的转变。
7 志愿服务创牌子
潢川县将开展志愿服务作为提升公民整体素质、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建立志愿服务激励褒奖机制,对推荐评选出来的“优秀志愿者”给予表彰,并在评先评优、入党提拔、职称评定等方面优先考虑。
县住建局质监站职工高长宏,多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地坚持做志愿服务工作,年年被评为优秀志愿者,得到局领导的肯定和同事的赞誉,他也由一名普通的职工提拔为质检站的副经理。
潢川还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出台了《关于在全县深入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行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活动实施意见》,成立了潢川县志愿服务工作站,负责全县志愿服务工作和各小分队的组织管理及培训工作,引导街道社区、机关单位成立自己的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小分队,推动形成覆盖城乡的三级志愿服务组织体系。
该县还大力推进志愿服务队伍特色化建设,根据各行业各类人员的实际特点,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法律维权志愿服务队、关爱留守儿童服务队、关爱空巢和孤寡老人志愿服务队、科技推广志愿服务队、文艺志愿服务、扶残助残、关爱道德模范等10多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志愿服务工作站20个,注册各类志愿者达2万多名。
志愿者们每到节假日就会走上街头,从点滴服务到重大活动,随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县城乡敬老院、贫困家庭、残疾人家庭、留守儿童学校,满足不同类型人员的服务需求。目前,“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在潢川已经蔚然成风。
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队伍迅速发展壮大,覆盖领域越来越宽,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产生了一批闻名全省、全国的志愿者,县疾控中心副主任叶鹏飞也成了河南省年龄最大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检察院爱心志愿者孙素心还参加过中国派遣到尼泊尔任汉语教师的志愿服务。中国十大志愿者叶榄20多年来矢志不移地从事着绿色环保宣传,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25个国家。
该县着力打造和培育了“爱心家园”“国税局爱心团队”“仁者医心团队”“电业95598姊妹爱心团队”“潢川蒲公英微公益平台”等一批优秀志愿服务品牌,其中县国税局志愿服务队被评为“河南省文明使者志愿服务之星”团队,“爱心家园”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潢川县县长兰恩民说:“我们把道德模范建设给全县上下带来了文明新风,道德群体、志愿者队伍纷纷涌现,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注入了强劲活力。”
一个好人带动一群人,一群好人影响一座城,经过多年精心培育,潢川人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一群好人透出的平民小善正汇聚成浩瀚的大德之海,不断刷新着潢川文明城市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