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政办〔2017〕178号
潢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的
通 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产业集聚区、黄湖农场、县直有关单位:
县民政局、县扶贫办联合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已经县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潢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2月18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
(县民政局 县扶贫办)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民政厅 河南省扶贫办转发<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通知>的通知》(豫民文〔2017〕27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完善常态化管理机制,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制度有效衔接为重点,加强部门协作,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制度合力,充分发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兜底保障作用。
二、基本原则
坚持应扶尽扶。精准识别农村贫困人口,将符合条件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纳入建档立卡范围,给予政策扶持,帮助其脱贫增收。
坚持应保尽保。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保障其基本生活。
坚持动态管理。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定期核查,建立精准台账,实现应进则进、应退则退。
坚持资源统筹。统筹各类救助、扶贫资源,将政府兜底保障与扶贫开发政策相结合,形成脱贫攻坚合力,实现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全面扶持。
三、主要目标
通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形成政策合力,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确保到2018年现行扶贫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四、主要工作
(一)正确认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农村低保对象重合问题。要充分考虑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在资格条件、认定标准、收入计算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坚持实事求是,不能片面要求提高或降低两类对象重合比例。要改变简单以有无劳动能力区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农村低保对象的做法,坚决杜绝搞平衡“二选一”、对象识别“互斥”等问题。要按照农村低保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各自识别认定的标准、程序等,分别把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救助或帮扶范围,实现双向衔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调整时,要把建档立卡以外的农村低保户、特困家庭等作为重点;农村低保动态调整时,要把因病、因残及其他因临时困难返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作为重点,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确保实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
(二)妥善处理贫困发生率和农村低保覆盖面的关系。贫困发生率是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当地农村人口的比例;农村低保覆盖面是指享受农村低保政策的人口占当地农村人口的比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与农村低保对象的认定标准不同,政策目标也不同,各地不应将贫困县“摘帽”时允许存在的贫困发生率2%,视为脱贫之后的农村低保覆盖面,更不应将农村低保覆盖面硬性降低到2%。农村低保覆盖面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切实保障。对于收入水平已超过扶贫标准但仍低于低保标准的,宣布脱贫后继续享受低保政策,做到“脱贫不脱保”。
(三)协同做好脱贫攻坚相关考核评估工作。各乡镇民政、扶贫等部门要加强在脱贫攻坚考核评估等工作中的协同配合。在考核评估建档立卡的“漏评”对象时, “档”外的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除存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住房“三保障”问题外,不应作为“漏评”对象。在考核评估建档立卡的“错评”对象时,因获得低保金后家庭收入超过扶贫标准但存在“三保障”问题的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不应作为“错评”对象。对于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范围的,都应享受产业扶持、就业促进等帮扶措施,不能“只兜不扶”。要加强信息比对工作,县民政、扶贫部门每年至少比对一次。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完成后,各乡镇、办事处应及时摸清本行政区域内需要保障脱贫的贫困人口,并主动与民政部门搞好工作衔接。
(四)注意激发农村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脱贫增收的内生动力。注意调动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农村低保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注意培育其发展生产和务工就业的基本技能,努力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防止低保“一兜了之”。要更好发挥扶贫资金引导激励作用,将扶贫资金向农村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参与度高、带动脱贫作用强的产业项目倾斜,增强脱贫的稳定性。要注意发挥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的宣传组织动员作用,鼓励和引导农村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参与脱贫攻坚项目,依靠自力更生脱贫致富。要大力宣传脱贫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和引导困难群众,激发他们脱贫增收的内生动力。
2017年12月8日
潢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2月30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