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政务公开试点专栏 > 试点内容 > 财政预决算

潢川县2024年县财政预算公开 ​
发布时间:2024-03-15 15:45 信息来源:县财政局 【字体:   分享到:

  关于潢川县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提请县十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面对严峻的困难挑战和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形势,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眼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坚守为民理财初心,立足拓财源、控支出、推改革、强管理、防风险,积极作为,开拓创新,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平稳运行,全年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2023年预算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7996万元,为预算的100.8%,同比增长7.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5622万元;非税收入完成32374万元,税占比70%。上级返还性收入8611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42798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22547万元,从政府性基金调入8000万元,新增一般债券5079万元,上年结余3302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600万元。全县总财力615838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40589万元,扣除上解上级支出23602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81万元,年终结余51366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27820万元,上级补助3803万元,上年结转结余162578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收入942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总财力为388401万元。

  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207638万元,上解支出137万元,调出资金80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378万元,结转结余172248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完成27144万元,上年结余84264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支出完成21323万元,滚存结余90085万元。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000万元,支出完成1000万元,全部用于支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

  (二)2023年政府债务情况

  2023年,省财政厅核定下达我县政府债务限额79.6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3.67亿元,专项债务限额65.95亿元。2023年我县实际政府债务余额77.53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2.75亿元,专项债务64.78亿元,政府债务余额低于省财政厅核定限额。

  2023年,我县发行地方政府债券9.93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券9.42亿元,新增一般债券0.51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2.92亿元,其中:发行再融资专项债券2.02亿元,再融资一般债券0.9亿元。

  二、落实县人大决议及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落实财政政策,政策效能不断提升。始终坚持质效并重,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导向作用,保障各项财税支持政策的落地见效,促进经济稳中向好。一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六税两费”等各类减税降费惠企优惠政策,支持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全年减免各类涉企税费16090万元,实施留抵退税1673万元,惠及企业11.5万户次。二是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活力。筹措资金1299万元为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发放每人300元“爱心消费券”合计43334张,进一步拉动内需、繁荣市场、刺激消费。支持加快培育和发展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消费增长点,更大力度促进消费持续恢复。三是发挥政府采购助企作用。积极开展“政采贷”融资工作,财政搭台,银企共赢,累计为12家企业提供贷款1995万元,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中小微企业政策,全年面向中小微企业采购金额41014万元,占全县政府采购总额的99.1%,绿色采购占比100%。

  (二)扎实开展财源建设,收入盘子不断扩大。一是深入挖掘增收潜力。坚持把财源建设作为财政部门的主责主业,以财政之进促经济之稳,紧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税收变化,加强财政收入趋势的分析研判,定时调度,把握组织收入的关键环节,铆足干劲兴产业、推项目、抓招商、扶企业、促消费,培育涵养优质税源,做大经济“总盘子”,夯实财政收入增收基础。二是向上争取财力支持。出台了《潢川县2023年争资跑项目标任务和考核办法(试行)》,鼓励各单位紧盯中央、省政策落脚点,加大跑部进厅工作力度,积极向上争取各类财力补助和转移支付,全年累计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45.9亿元,财力性转移支付实现正增长。三是全力争取债券资金。2023年新增专项债券资金9.42亿元,发行总量居全市前列,为我县新型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发展、棚户区改造、医疗卫生提质等32个重大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有力地支持了全县基础设施改善和公共事业发展。

  (三)坚持兜牢民生底线,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加大财政对民生支出投入,确保民生保障水平可持续提升。全年累计完成民生支出365225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7.6%,支出结构良好。一是稳住就业基本盘。安排就业补助资金2423万元,支持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帮助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高水平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提高劳动者从业技能和水平,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支持推进豫商豫才回归返乡创业,以创业提质带动就业扩容。二是支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9161万元,支持建设更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安排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等社会救助资金17534万元,兜牢兜实基本生活保障。安排卫生健康支出36407万元(支出下降主要原因是疫情防控支出较上年减少1.4亿元),支持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资金5146万元,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负担。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610元提高到630元。三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县安排教育支出97677万元(由于政策调整,教育系统的社保缴费、住房公积金1.93亿元由原教育支出科目调整到社会保障和住房公积金科目,同比口径实际增长5.8%)。安排资金12988万元,落实义务教育资金保障机制,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安排资金1497万元,支持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安排资金3123万元,落实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保障农村困难儿童和中小学生生活费、保教费补助,按照核定标准发放普通高中助学金,免除困难学生学费、住宿费,保证每一个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四是推进保障性安居住房。全县住房保障支出15301万元,努力实现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安排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资金6312万元,推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7个,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安排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建设资金1033万元,加快解决城镇困难群众住房难题。安排棚户区改造项目资金3988万元,有序推进城市更新。

  (四)聚焦重大战略部署,财政保障不断提升。一是支持乡村振兴。安排农林水支出91364万元(受政策性因素影响,专项转移支付减少2.56亿元,其中:高标准农田资金减少2.1亿元,产粮大县奖励性资金减少0.46亿元)。按照“四个不摘”政策要求,始终保持支持脱贫攻坚政策不变、力度不减,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加快补齐我县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扶持乡村产业发展。全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44438万元,涉及3类160个项目,坚持在现金调度上优先保障,确保项目有序推进,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支撑。二是落实生态环境治理。安排节能环保资金3904万元,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治气方面,支持秋冬攻坚战、秸秆禁烧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治水方面,支持重点流域、重要区域水污染防治。治土方面,支持历史污染源整治、农用地污染治理修复等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防控土壤环境风险。三是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统筹资金3000万元,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兑现农机购置补贴1589.5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3042万元,稻谷生产补贴4907万元,提升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和种粮积极性。用好农业保险政策工具,安排保费资金462.27万元,承保小麦22.77万亩,承保水稻86.81万亩,巩固提升粮食种植业风险抵御能力。争取生猪调出奖励资金420万元,保障农产品供应链安全。四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全县科技支出22193万元,同比增长30%,顺利完成年度高质量发展目标。着力支持创新主体打造,加快筑牢科技创新发展“硬支撑”,支持企业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支持培育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

  (五)着力深化财政改革,理财能力不断提升。一是强化预算执行管理。严格部门预算管理,坚持预算法定原则,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禁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年度预算经县人大批准后原则上不予追加、调整。要求各部门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按照轻重缓急优先保障“三保”支出,重点保障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项目。二是提升绩效管理水平。合理设置绩效指标,持续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强绩效监控,建立重大政策、项目绩效跟踪机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绩效目标如期保质保量实现。三是深入推进“一卡通”。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聚焦惠民惠农政策效果,围绕重点改革任务,顺利实现“六个一”工作目标,有效整治和防范截留、挪用、冒领、侵占惠民惠农资金等问题。全年累计通过“一卡通”系统发放补贴项目68个,发放补贴批次400次、补贴资金57472万元、惠及群众158万人次。四是强化财政投资评审。拧紧政府投资项目“阀门”,严格评审质量,拓宽评审领域,加大重点项目投资评审力度,提高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全年累计评审项目199个,送审金额32.3亿元,审定金额25亿元,审减金额7.3亿元,综合审减率22.7%。五是调整县乡财政体制。在县级财力紧张情况下,加大财力向基层倾斜力度,全年乡镇财力达到2.8亿,同比增长21.8%。同时,统筹整合乡镇事务服务人员经费4380万元,制定乡村振兴及人居环境整治补助资金统筹使用、结余留用意见,逐步推进乡镇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六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优化国资国企布局,新组建光州资产、光州教育投资等国资公司,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债务化解、金融融资、产业提质中的积极作用。扎实推进清廉国企建设,推动国有企业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企业发展营造规范廉洁、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总体来看,2023年财政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结果,是县委、县政府科学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及代表委员们监督指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全县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形势仍未发生根本性好转,财政运行面临增收困难、压支有限、重点支出刚性增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困境,预算绩效管理和预算执行刚性仍需进一步提升。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三、2024年预算草案情况

  2024年全县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及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1335”工作思路,推进“12345”工作布局,落实积极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大力培植财源税源,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障“三保”、债务付息和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需求。坚持严的基调,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严控新增财政支出政策,严格财政运行监督,严防政府债务风险,集中财力办大事,为推动潢川更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财政经济形势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存,机遇与挑战并存。有利因素是:随着我国经济运行企稳回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特别是国家发行1万亿元特别国债、省级政府投资基金设立等适度加力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坚持“项目为王”,持续开展“万人助万企”,后发优势逐步显现。不利因素是:经济基础薄弱,主体税源不强,新兴财源尚在培育,增收压力大。财政底子薄,还本付息进入高峰期,历史欠账多。2024年支出需求很多,收支矛盾突出的现状仍难以根本扭转,预算收支将依然保持紧平衡状态。

  (一)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13396万元、较上年收入完成数107996万元增长5%,其中:税收收入安排80386万元,非税收入安排33010万元。税收返还8611万元,上级转移支付240939万元,上年结转51366万元,从政府性基金调入110000万元,减去专项结算上解22572万元,全县总财力501740万元。

  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500166万元,结余1574万元,年度收支总体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4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157717万元,上年结余17224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217717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4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32218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23421万元。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1000万元,支出安排1000万元,全部用于支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

  (二)2024年重点财政支出政策

  2024年,在安排重点财政支出政策时,我们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精准可持续发展、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兜牢兜实民生底线的原则,力促财政收支更稳健、资金使用更高效,更好地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

  1.坚持兜牢“三保”,保障财政平稳运行。一是全力以赴保“三保”,以“时时放不下心”的政治责任感,将“三保”支出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三保”预算编制上不留缺口,坚持“三保”支出在预算安排和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确保“三保”不出问题。二是坚决落实过“紧日子”思想,把勤俭办一切事业作为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不该开支、不必要开支的一律不开支,必要支出从紧安排。三是强化预算执行刚性。坚持“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重点”,认真执行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减少追加支出,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列支,腾出财力保“三保”、守底线、防爆雷。

  2.坚持综合施策,促进经济稳中有进。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财税、金融政策协同发力,用好高新技术奖补,“专精特新”企业奖补等资金,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支持绿色食品、纺织服装等传统行业提质改造,依托龙头、大户企业延长产业发展链条,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注重培育新兴产业,在产业发展上主动与高新区融合、互动,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二是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推动“优质稻米强链、水产养殖补链、名优花木育链、名优特新产业引链、樱桃谷鸭扩链”五大工程,支持打造豫东南生态食品产业园、黄国粮业糯米粉加工产业园、大别山现代林业花卉产业园、华英工业园等“园中园”。结合资源禀赋和优势特色产业,配合主管部门加强与省级政府投资基金对接,争取支持助推特色产业发展。三是激发消费潜能。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支持提振传统消费、升级文旅消费、挖掘新型消费、提质消费载体,进一步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支持开展促消费活动,加大对汽车、家电、住房、旅游等消费奖补力度,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

  3.坚持高质发展,推动城市品质提升。一是优化交通路网。安排交通运输支出8834万元,支持交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宁西北路、跃进东路等9条断头路全面贯通,潢踅路等旧路提质改造。支持“环城、城区”双重循环体系建设,优化交通路网布局。二是构建花园城市。统筹各类资金,支持花园城市建造,点亮城市生态底色。支持完善“一轴两翼四大园”,支持实施老龙埂水库泄洪渠治理工程等公园绿化项目修复提升,推动园林绿化增量提质。三是赋能城市更新。安排住房保障支出16787万元。支持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改造、中州水务城区供水改造、输电线全线可视化等项目建设,补强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城市风貌塑造,提高环卫机械化作业水平,刷新城市颜值,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

  4.坚持兜牢底线,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一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安排教育支出111206万元。确保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各项配套政策和各类教育惠民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支持教育提质工程和乡镇幼儿园建设,为民办实事项目顺利推进,推动全县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二是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2103万元。保障城乡低保、孤儿、特困供养、残疾人生活补贴、优抚等各类民生惠农政策补助资金及时发放。支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帮助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开展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三是加快医疗卫生提质。安排卫生健康支出68426万元,全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县中医院工程进度。加快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工作,加强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建设,支持卫生健康人才培养,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促进医疗资源提质扩容。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着力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四是支持文旅事业繁荣。安排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020万元,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冯新宇故居及周边整治、非遗馆建设、“五七干校”等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建设和旅游开发。支持文旅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打造“文化潢川”品牌。

  四、切实做好2024年财政预算管理工作

  (一)千方百计凝聚财力。一是强化综合治税,加强财政运行分析,会同税务部门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项目税收监测,全面掌握地区重点税源及新增税收的增长点,强化小税种的征管,堵塞漏洞,确保主要税源稳定增长,做到应收尽收。二是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全面推进非税收入精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着重突出依法征收、源头控收,全面提升非税收入执收效率和水平。三是做大土地收入,提高收储土地出让率及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成交率,加大闲散土地开发利用率,变资源为财源。四是全面摸清存量资产底数,分块盘活,市场化经营,提升政府、企业经营性收入。五是大力争资跑项,紧盯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和支持方向,加大中央、省转移支付资金、均衡性转移支付、特别国债项目、债券资金争取力度,做实做细项目谋划论证和前期准备工作,夯实项目申报基础,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盘子,获得更多项目资金支持。六是激活投融资。利用好国家金融化债政策,统筹政、银、企多方作用,打好组合牌,健全银行贷款、债券资金、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多元投融资模式,强化政府资金统筹调度能力,做到财政投入精准有效。

  (二)稳妥化解财政风险。一是严防资金监管风险。围绕财政资金使用、预算执行情况等重点领域,扎实开展财会监督检查,切实严肃财经纪律。二是严防政府债务风险。将政府债务还本付息纳入预算管理,按时还本付息,确保政府信用。严格落实限额管理,将政府债务余额牢牢控制在省财政厅核定的政府债务限额内,确保债务风险整体可控。

  (三)深入实施绩效管理。一是深化事前绩效评估。把好预算资金总关口,紧紧围绕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等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对未通过绩效评估的项目一律不支持、不上马。二是开展事中绩效监控。加强预算绩效过程管理,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预算单位绩效目标执行及调整情况、财务管理情况及资金执行进度等内容进行监管,督促项目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做实事后绩效评价。将重大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项目调整有机衔接,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

  各位代表,面对诸多矛盾相互交织的风险挑战,2024年的财政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政协的监督,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认真落实人大决议,以奋发进取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有力的举措圆满完成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附件:潢川县2024年预算公开情况说明.doc

          潢川县2024年预算公开表.xlsx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