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潢川县甲鱼产业发展有关情况的
起草说明
(潢川县水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一、制定依据
为推进我县甲鱼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发挥全国甲鱼产业十强县的优势,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县水产中心学习借鉴了湖南省汉寿县、湖北省公安县、江西省南丰县、安徽省怀远县等地扶持甲鱼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按照《关于加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通知》(豫财农综〔2022〕5号)有关要求,结合我县甲鱼产业发展实际,拟定了《潢川县甲鱼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潢川县甲鱼产业发展扶持奖补办法》。
二、主要内容
(一)《潢川县甲鱼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主要内容
1.目标任务。全县甲鱼外塘养殖面积达到3.5万亩以上,推广“稻虾鳖”生态养殖5000亩,温室养殖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商品甲鱼年产量达4万吨,年加工甲鱼达8000吨,年总产值达到45亿元。将潢川打造成为甲鱼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县。
2.重点工作。(1)制定产业规划。按照空间布局合理、功能配套齐备、政策支撑有力的要求,制定出台全县甲鱼产业发展规划。(2)保障良种供给。开展潢川甲鱼种质优选、提纯复壮工程,加快推进新品种研发和推广应用工作,建设一批区域性甲鱼良种选育扩繁基地,扩大良种生产规模,逐步形成以原良种场为核心、扩繁场为支撑、养殖基地为补充的种业生产与支撑体系。(3)加强基础建设。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原则,统筹规划和建设一批现代化的甲鱼养殖示范基地、示范区。全力推进潢川甲鱼产业园建设,打造潢川甲鱼养殖新地标。(4)强化标准制定。创新集成一批种苗繁育、商品鱼养殖、产品加工等技术模式,制定完善符合地方实际的“温室养殖、外塘养殖、稻鳖共养”标准规程,强化配套设施、种苗繁育、水质调控、饲养管理、病害防治、尾水处理等关键环节技术规范。(5)推进融合发展。发挥农都农业、澳嘉食品等龙头企业加工优势,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经营,逐步实现从大众食品到保健食品、医药品的转变。加快水产品冷链物流、市场体系建设,促进线上线下同步营销,优化提升“潢川甲鱼”区域公共品牌,着力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引入水产加工设备制造企业、水产饲料加工企业入驻潢川。深挖甲鱼文化资源,推进黄寺岗等甲鱼特色小镇建设,形成以甲鱼产业园为主题的田园综合体,打造休闲农旅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3.保障措施。(1)成立领导小组。成立甲鱼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考核评价,形成部门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2)强化政策支持。遵循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群众受益的原则,将甲鱼产业发展纳入县财政支持范围,制定出台产业发展扶持奖补政策、特色水产养殖政策性保险方案。(3)强化队伍建设。积极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建立信息化人才实训基地,开展养殖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培育全方位、复合型、实用型本土人才。引进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甲鱼养殖技术团队和高水平的营销策划网络团队,为我县甲鱼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二)《潢川县甲鱼产业发展扶持奖补办法》主要内容
1.扶持奖补原则。按照“自愿申报、服从管理、单重享受”的原则,对集中连片且配备尾水处理设施的规模甲鱼养殖企业(个人),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给予扶持奖补。
2.扶持奖补资金来源。形成物化资产的扶持奖补资金纳入乡村振兴项目库,其他扶持奖补资金使用政府财政资金,统一作为潢川甲鱼产业发展专项扶持奖补资金。
3.扶持奖补标准。(1)养殖环节。制定了良种繁育、温室养殖、池塘养殖(含稻鳖综合种养)三个养殖环节的奖补标准。(2)其他环节。制定了产品加工、品牌认证、企业创建、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统一供蛋五个环节的奖补标准。
4.补助程序。项目按照“村申报、乡审核、部门论证、县遴选”的项目申报程序进行。项目由运营主体自行组织实施。项目按照“先建后补”拨款。
5.资产归属。对财政补助资金部分所形成的资产,所有权归项目所在村集体经济组织。
6.建立联农带农机制。项目运营主体在项目使用期内,每年向村集体经济组织交纳不低于财政扶持资金3%的收益,并优先选择当地劳动力,帮助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就近就业,实现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