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消除汛期安全隐患,老城街道深入贯彻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要求,于近期启动南海社区大南头道路下水道清淤排污及整修工程,通过科学规划、多方联动、高效施工,全面提升辖区排水系统功能,为居民营造安全、整洁的生活环境。
一、聚焦民生痛点,精准施策解难题
南海社区大南头道路地处老城区核心区域,因建成年代久远,地下排水管网存在管径狭窄、淤积严重、局部塌陷等问题。每逢雨季,道路积水、污水倒灌现象频发,严重影响居民出行安全和日常生活。此外,汛期强降雨期间,该路段因地势低洼易形成内涝点,成为社区防汛工作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一顽疾,老城街道办事处成立专项工作组多次实地踏勘,结合居民意见制定“清淤+整修+预防”三位一体治理方案,明确以“汛期前完工”为节点倒排工期,确保工程高效推进。
二、多措并举推进,系统治理见实效
(一)全面清淤疏堵,畅通城市“毛细血管”
工程队采用“机械+人工”协同作业模式,对全长300米的下水道进行彻底清理,累计清运淤泥、垃圾等堵塞物10余吨。针对管道内油污板结、树根侵入等难点,使用专业疏通设备逐段攻坚,确保管道过水断面恢复率达100%。同时,增设检查井,更换破损井盖,消除井盖缺失、移位等安全隐患。
(二)局部整修升级,提升排水承载能力
对排查中发现的3处塌陷管段进行开挖重建,采用新型钢筋混凝土管道替换老旧砖砌结构,并将关键节点管径由原30厘米扩至50厘米,大幅提升排水效率。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道路两侧新增透水砖铺装200平方米,建设生态滞留池1处,增强雨水渗透与调蓄能力。
(三)强化防汛准备,织密安全防护网
以此次工程为契机,同步完善防汛应急预案,在南海社区储备沙袋、抽水泵,组建由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组成的30人应急抢险队。依托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对重点区域安装水位监测传感器,实现积水实时预警,确保突发情况“早发现、快处置”。
(四)党建引领聚力,共建共治暖民心
工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织社区党员、网格员深入居民家中宣传施工安排,通过设置临时导行标志、错峰施工等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出行的影响。施工期间,同时协调解决居民临时停车、噪音扰民等问题,赢得广泛支持。
(五)长效管护并行,巩固治理成果
为防止问题反弹,建立“日常巡查+定期养护”机制,将排水管网维护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安排专人每月巡查管网运行状况,及时清理雨水篦子上的杂物。同时,开通24小时居民报修热线,鼓励群众参与监督,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大南头道路下水道整修工程既是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生动实践,也为辖区安全度汛打下坚实基础。下一步,街道将以点带面,持续排查整治老旧社区基础设施短板,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全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