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持续深化改革,覆盖范围有序扩展,参保人数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但受早期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部分参保人员信息维护能力不足等因素,养老保险领域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凸显。其中,参保人员姓名登记信息与实际姓名存在差异的情况屡见不鲜,此类问题既易给参保群众造成心理负担,也对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及相关保险待遇落实形成潜在风险。
李大爷在早期办理养老保险业务时,因操作失误系统登记姓名误录为 “李**”,担心可能影响养老金正常申领,近日前往政务服务中心社保窗口申请信息更正。窗口工作人员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遵循”一次性告知“服务规范,现场明确告知姓名变更业务所需的有效身份证件、户籍证明等要件清单,并协助其规范整理申报材料。业务受理后,经办机构启动跨部门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机制,社会保险事业中心调取历史参保档案核查原始登记信息及完整缴费记录,公安机关户籍管理部门依法出具法定姓名变更证明文件。通过政务数据交互平台市县部门间电子证照互认,有效压缩核验时限。经办过程中,工作人员主动践行”群众少跑路”服务理念,建立全流程跟踪服务台帐,通过电话回访定期反馈办理进度,针对申请人提出的政策咨询给予专业解答。鉴于申请人年事已高,运用“线上沟通+远程指导”服务模式完成材料补正,避免群众二次往返。最终问题顺利解决,李大爷称赞:“工作人员的服务真的太周到了!帮我解决了大难题!”
潢川县政务服务中心在养老保险姓名变更业务办理中,以典型个案为突破,坚持问题导向与便民服务相结合,创新构建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有效实现政务服务效能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通过建立社保、公安等部门协同机制,严格落实 “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受理” 制度,全程主动沟通反馈,收获服务对象高度赞誉。同时,以点带面全面优化业务流程,形成标准化、规范化办理模板,为同类业务处置提供可复制经验,有效增强了政府部门公信力与群众获得感。
此次养老保险姓名变更业务的高效办理,为政务服务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后续工作中,潢川县政务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将群众利益置顶,主动靠前服务;深化部门协同联动,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提升跨部门业务办理质效;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与政府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