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软实力”,更是民生服务的“试金石”。为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破解群众办事难题,张集乡以“服务至上”为核心,聚焦基础、人员、机制三大关键环节,创新推出“三步走”举措,将优化营商环境与保障民生需求深度融合,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筑牢基础“硬支撑”,打造“一刻钟便民圈”。基层政务服务的便捷度,直接关系群众办事体验。张集乡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以 “就近办、家门口办” 为目标,启动服务资源整合升级行动:打破部门壁垒,将原本分散在不同窗口的受理职能整合,实现“多头受理”向“统一受理”转变,群众在同一大厅即可完成社保、医保、民政等交叉业务办理,避免 “跑多窗、来回跑”。
锤炼队伍“真本领”,破解基层服务“能力关”。政务服务质量的提升,离不开专业高效的工作人员队伍。针对基层经办人员能力短板,张集乡分层分类开展培训,确保服务 “接得住、能办好”:聚焦大厅入驻人员,常态化组织业务培训,及时更新政策知识、提升系统操作能力,确保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最新办事流程,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针对 7 个行政村经办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电脑操作不熟练” 的瓶颈问题,采取“专业辅导 + 现场演示”模式,手把手教学政策解读、系统操作、材料审核等关键环节,帮助基层人员快速掌握业务技能,从“不会办”变为“熟练办”,筑牢基层政务服务“第一道防线”。
健全代办“暖机制”,当好群众“贴心店小二”。为解决特殊群体“出行难、办事难” 问题,张集乡以“群众需求” 为导向,完善帮办代办服务体系,让政务服务更有温度:扩大容缺受理范围,梳理医保参保、社保停续、残疾人办证等高频事项清单,明确容缺材料类型,群众可先提交核心材料,非关键材料由工作人员后续补收,避免因材料不全“白跑路”;建立“村初审 + 乡代办”服务链条,群众只需将材料提交至村委会初审,后续流程由工作人员全程帮办代办;
针对特困人员、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推出“上门服务”,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收集材料、办理业务,真正落实“让信息多跑路、干部多跑腿、群众少跑路”的服务承诺,用“代办” 换“民心”,为乡村振兴注入民生温度。
下一步,张集乡将继续坚守“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服务理念,以“小窗口”撬动“大服务”:通过主动跟踪群众需求、动态优化办事流程,进一步提升服务便利度;以“工作有尺度、办事有速度、服务有温度”为标准,持续深化营商环境优化,让政务服务既高效又暖心,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 “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