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数据 > 便民服务 > 社会保障 > 社会救助机构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指南
发布时间:2015-06-05 17:44 信息来源: 【字体:   分享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工作规程》

        一、 救助对象、原则、方式

        (1) 救助对象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

        (2) 实行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

        (3) 受助人员原则上只能救助一次,特殊情况下同人同地救助不得超过2次(含2次)。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上级民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受助人应当提供的情况

        (1)姓名、年龄、性别、居民身份证或者能够证明身份的其他证件、本人户口所在地、住所地;

        (2)是否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

        (3)流浪乞讨的原因、时间、经过;

        (4)近亲属和其他关系密切亲戚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

        (5)随身物品的情况。

        对拒不如实提供个人情况的,不予救助。

        三、救助程序

        引导、护送→问询登记→调查情况→实施救助

        四、救助内容

        (1)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

        (2)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

        (3)对在救助期间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

        (4)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

        (5)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

        五、办事时限和办事结果

        民政局对属于救助对象的求助人员,应当及时提供救助,不得拒绝;对不属于救助对象的求助人员,应当说明不予救助的理由。

        收费标准及依据:不收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