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潢川县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有内容、有创新、有亮点的群众文化活动,特别是“水城花乡·大众欢乐”系列广场群众文化活动之“百姓大舞台”的开展,已成为我县最重要的文化品牌。自2014年以来,已举办28余场,演出节目336个,其中自创节目达到280个。观看群众达10余万人,在全县范围内极大地丰富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引领了群众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精神境界。潢川县文化馆作为“百姓大舞台”的主要组织者,也是这场文化盛宴的“大厨”。今天我们邀请到了潢川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主任科员、文化馆馆长黄梅,请她给我们谈谈百姓大舞台。
主持人:黄馆长,欢迎坐客政府网在线访谈栏目。“水城花乡·大众欢乐”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中的“百姓大舞台”,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舞台?
黄梅:“水城花乡.大众欢乐”百姓大舞台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为宗旨,目标是点亮文明之灯,讴歌好人好事,传播大爱善举,保护、传承民间传统文化,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因此以文化人的文育人,构建和谐社会。通过“政府搭建,百姓唱戏”形式,落实文化惠民工程。
主持人:我看咱们百姓大舞台有很多原创节目,能给我们介绍介绍吗?
黄梅: “百姓大舞台”自开办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县作家协会、音舞协会积极组织会员创作,编排反映潢川风土人性的作品,已被搬上大舞台,如音乐舞蹈《霸王鞭》、《茶花》、广场舞《潢川美丽的地方》、歌曲《水城花乡,潢川人》、《水墨潢川赛苏杭》、二人转《好人很功宪》、三句半《文明餐桌》、相声《四个全面就是好》等,其中《霸王鞭》在全省第十二届“群星奖”大赛中获作曲、编舞两个一等奖,《茶花》在全省第八届少儿艺术节上获金奖。
另外,我们还注重对“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先后将省级“非遗”项目《锣鼓十八番》、《火淋子》、《嗨子戏》搬上大舞台,市级“非遗项目”皮影戏根据不同内容也多次被搬上大舞台。这些原创作和“非遗”类节目,更能让群众产生认同感,找到归属感。
主持人:正是因为由百姓做主角,大舞台才能受到咱们老百姓的欢迎。这么这个受众十万的舞台,想向观众传递什么内容呢?
黄梅: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倡导文明行为,引导社会风气一路向善。向好,向上。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引导百姓积极参加健康的娱乐生活方式。三、展示潢川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潢川群众的文化自信心,增强潢川群众的文化自觉性。
主持人:我注意到我们每场演出虽说都是在夜晚,但是当天的一大清早就开始搭建舞台了,观众席上也整齐地摆好凳子等等为演出做准备工作,这些还都是大家能看见的,我想肯定还有很多不为大家所知道的幕后的工作人员所做的努力吧?
黄梅 : 每场演出虽然只有90分钟左右,但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精力。因为是露天演出,必须放在晴天,所以场场舞台搭建基本上都是在赤日炎炎下进行的。尤其是文化馆全体工作人员,无论男女,白天搭台布置,夜晚演出有的还得充当音响师,灯光师;有的台上台下来回搬运道具;有的还得维护现秩序,丝毫不能放松和大意,一整天下来,个个像散了架一样。当然,最难的最让人着急的还不是舞台这一块,由于大舞台对节目内容和质量要求比较高,而多数业余文艺团队和演员所报的节目较粗糙,因此,在节目的筛选,加工提炼和排练上,节目组力争做到精益求精,从去年开始每场至少现排2-3个规模、阵容、气势稍大的节目,作为整台演出的亮点,此外,对业余演员们的不成熟的节目分别进行指导和加工。对节目组一班人员来说,加班加点几乎是每天必修课。除此外,付出艰辛劳动的还有现场媒体工作人员,尤其是电视台工作人员,每场演出前,一箱一箱地将专业器材搬上搬下,安装调试好后,全程拍摄,后期制作,就是为了确保每场演出视频能在电视上全程播放,让更多的人看到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百姓大舞台。
主持人:有了百姓大舞台这样的王牌栏目,接下来文化馆还将继续开展什么样群众文化活动的呢?
黄梅:开展馆里正常业务活动,如每年举办20余期的“教你一招”免费培训班和讲座,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送文化下乡,举办各种展览、讲座,参加上级业务部门举办的各种赛事,展演等活动,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主持人:从以往的“我看”到现在的“我演”、从“政府搭台,政府唱戏”到“政府搭台,百姓唱戏”,潢川县百姓大舞台让群众真正成为文化活动的主体,形成了“百姓演、百姓看、百姓乐”的活动氛围,让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了文化惠民带来的成果。场场爆满的广场告诉我们,文化只有扎根基层、广接地气,才能有人气、有活力,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访谈先到这儿了,以后有机会再请您做客,期待您的下次光临!本期节目到此结束,感谢您的到来,再见!